大明朝就不一样了,就算是国力再疲软,可藏富于民的。贪官污吏还有奸商们,手里资源还是非常多,只是过于集中罢了。
大明是朝廷没钱百姓没钱,奸商和贪官富得流油。
大明朝地大物博,和满清切断贸易对于自身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但对于满清就不行了,一旦大明拒绝贸易,他们许多生活物资就会变得奇缺无比。没办法,这个时候,他们抢也抢不了,只能求助于朝鲜。
朝鲜这个国家相对于来说其实还算够义气的,一开始,朝鲜是拒绝承认满清这个帝国的。他们朝鲜国王只认大明,只尊大明为天朝上国。
黄台吉向朝鲜王国借船来攻击大明,当时朝鲜的国王是李倧,对大清的使节说:“明国犹吾父也,助人攻吾父之国,可乎?船殆不可藉也”
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“大明犹如我父,岂有帮助他人进攻我父亲的道理,你觉得可能么?船高低不借给你!”
黄台吉一看这这该死的朝鲜,欺人太甚。可是,考虑到自己时机不成熟,黄台吉忍了。
当初,黄台吉要登基称皇帝。后金跟朝鲜是邻国,这事当然要通知下朝鲜,本来是想获得朝鲜支持的,没想到朝鲜压根鸟都不鸟。
我们朝鲜只尊大明天子为皇帝,就连我们自己的天子都只能称国王,你们这些山猫野性的蛮夷竟然想称帝,太不自量力了吧!
一开始,黄台吉还像模像样的派出使团,谁知道使团到了朝鲜,老百姓还朝他们扔石头吐唾沫。朝鲜官方更是拒绝使臣,李倧甚至将黄台吉的使臣英俄尔岱关押了起来,后来英俄尔岱越狱逃跑,一路逃回了大清,报告了整件事的过程。不接受来书,不派人去“劝进”黄台吉称帝。
黄台吉再次大怒,但还是忍了。
紧接着黄台吉称帝,改国号“大清”,这时朝鲜王国有两个使节人在盛京,一个叫罗德宪,一个叫李廓,这两个人在盛京虽然参加了黄台吉的登极大典,然而始终拒绝向黄台吉行三跪九叩之礼,还说:大明是朝鲜的宗主国,朝鲜的使节不能向大清的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。
是可忍孰不可忍,这次黄台吉没忍,这也欺人太甚一点面子都不给啊。既然这样,那就收拾你,打的你臣服为止。
于是,崇祯九年的时候,恼怒至极的黄台吉召集八旗士兵加上蒙古精兵十万,在沈阳集合讨伐朝鲜,代善、多尔衮、多铎等大将出征,朝鲜这才开始慌了。
朝鲜军队嘛,骂人没输过打仗没赢过。清军一路打到南汉山城。把这个城池包围的水泄不通,来勤王的朝鲜军队纷纷被打败,朝鲜国王没办法只好投降。
满清强迫朝鲜断绝跟明朝的往来,一心归顺清朝,向清朝纳贡称臣。朝鲜当了满清的附属国。黄台吉很是高兴:“朝鲜国王既知罪来降,朕岂有念旧恶苛责之理,今后一心尽忠,不忘恩德可也,前事不在念及。”
朝鲜王国虽然臣服,废除大明年号,并开始使用大清的年号,然而,朝鲜仍然对大明念念不忘,尽管在外交事务中对大清使用大清年号,在国内暗地里仍然使用大明崇祯年号。
虽然被满清征服,可是骨子里朝鲜仍然瞧不起满清,朝鲜人称满清为“胡虏”,并将满清征服朝鲜的战争,蔑称为“丙子胡乱”,直到,大明亡国。
朝鲜国王李倧的两个儿子被满清押到盛京为人质, 在盛京,这两个皇子将在盛京的所见所闻,都悄悄记了下来。
“清主求生姜,以一升应求。十八日,本国所送青大竹三驮输纳衙门。二十日,本国所送青大竹五驮入来,直纳衙门。”
“帝药所用新青有生色大竹一驮,及中生竹如枪杆大许者一驮乙。”入京。
青竹、生姜都是清热散毒、生津止血等功效的中药,正是主治“鼻衄”的药物。而由于东北地区不产这些植物,大明又封锁贸易。因此只得向朝鲜索取。
清廷后来长期向朝鲜索取青竹、生姜,直到黄台吉去世后才结束。
幸亏还有个朝鲜,不然,黄台吉的鼻衄旧疾还真无药可医。
此时的庄妃急的大叫:“快,传旨朝鲜,让他们送药过来!如有耽搁,杀了他们的皇子祭天!”
除此之外,黄台吉除了鼻衄,还有风眩、咳痰等症。
说白了,就是时不常的头晕、心悸、流鼻血,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、抽搐,这些,都是典型的高血压症状。
从史料记载来推断,黄台吉十有八九死于高血压并发症。而且,朱兴明见到的黄台吉,是个大胖子。这个和某史书记载的,不谋而合。
既然黄台吉是高血压,这个就好办了。何不,让他的血压再高一点呢?
虽然明清之间早已禁止了贸易,然有许多发国难财的奸商,依旧在私下里和满清进行着各种贸易活动。比如,最出名的,就是八大皇商。
在大明内忧外患的紧要关头,商人特有的灵敏嗅觉,使他们看到了满清的崛起和统一天下的野心,于是在正常贸易之外,暗中为清军输送军需物资,提供关内各种情报,甚至搞起政治买卖。
清军入关后,顺治没忘为己入主中原建立过赫赫功业的八大家,在紫禁城便殿设宴,亲自召见了他们,并赐给服饰。宴上,顺治要给他们封官赏爵,八大家受宠若惊,竭力推辞。于是,顺治便将他们封为“皇商”。
朱兴明早就一心想把这些奸商绳之以法,只是没有空出手来。这一次,朱兴明突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。
暂时,先不动这些奸商。而是,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奸商,给黄台吉送去一些生血压的食品药物。
你黄台吉不是高血压么,本宫再让你的血压更高一点。高高益善,越高越好。
...
栖凤山,朱兴明带着部下来到了戚家军伏击的战场。眼前的一幕,让每个明军将士都为之动容、为之肃然起敬。
三百戚家军,全部死在了冲锋的路上。他们有的身中数刀,有的尸首分离,可每个人的身边,都躺满了尸体,无数的清兵尸体。
因为急行军,黄台吉根本不顾上掩埋尸首,他急切的带着部队进攻锦州。撤兵的时候,他们走的是栖凤山背面。是以,戚家军的战场并没有人收拾打扫。
这是一场何等惨烈的战斗,惨烈到不忍直视。谁看了,都会流泪。谁看了,都会肃然起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