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世纪七十年代,一个炎热的下午,日本九州的一所寺庙里,僧人正在做佛教功课。
突然,大殿外传来了鼎沸的人声,一大群人正在打砸寺里的佛像。
寺庙主持大惊失色,更让他吃惊的是,那些人手中拿着天皇的诏书,和当地政府的许可。
住持向当地官员们提出控告,得到的却是一纸要求寺里所有和尚参军的命令书。
类似的事件出现在日本各地,仅在萨摩藩就有1616座寺庙被关闭,2966名僧人被迫还俗,其中三分之一被征召入伍。大量佛教名胜被破坏,无数佛像被砸毁,再扔进山谷,无数佛塔、僧堂遭到拆除。
自古以来,日本就是一个虔信佛教的国家。是什么人,为了什么,要展开这样迫害佛教的运动呢?
这就要从明治维新的“维新”说起了。
明治维新中的‘维新’,当然具有破旧立新的意思,但有的时候,‘破旧’后立的还是‘旧’,比如说打压了传统的佛教信仰,是试图树立以天皇为中心的神道教信仰。
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信仰,在神道教里面,山川沼泽可以成为神,树木走兽可以成为神,死去的英雄人物也可以成为神,而天皇家族,则是神明们的中心。
那么,天皇是怎么从人变成神的呢?
根据日本古代官方修订的“正史”认为,创造天地的是神明伊奘诺尊,伊奘诺尊生出的天照大神是太阳神,她的孙子奉命来到人间,世代统治日本,就是天皇家族。
在幕府统治日本的时候,天皇只有和小诸侯一样大的封地。天皇虽被称为神明,却不能像神明一样不食人间烟火。经济困窘的时候,不得已,只能让手下人在街上卖画,来补贴皇室家用。
然而,幕府的危机改变了皇室的命运。
1868年,决定日本命运的鸟羽伏见战役激战正酣,战斗的双方都握紧了手中的武器,准备给对方致命的打击。突然,一面带着天皇徽章的锦旗在讨幕军上方扬起,幕府军看到天皇的标志,军心尽散,没有人敢向天皇旗帜开枪,于是一溃千里,讨幕军取得全胜。
在古代日本,虽然多数时间里天皇没有掌握实权,但在一般百姓心目中,仍然有着非常强的宗教的神秘感。很多人敢于反对政府,但不敢反对天皇。
明治政府抓住了民众的这种心理,进行大力宣传。明治维新开始之际,各级地方政府都向当地民众宣示了一份官方“告谕”。里面说,天皇是神明的子孙,是世世代代统治日本的,我们喝的水,吃的饭,调味用的盐,缝衣服的针线,都是天皇的赐予,没有天皇就没有日本,更没有日本人。天皇是神,也是所有日本人的大家长,那么日本人也就是神的子孙,是比别的民族优等的民族。
在这样的宣传下,日本人在西方列强面前重拾了自己的民族自信。明治政府的西化政策,也依靠天皇得以推行。
很多日本人排斥像西方那样吃牛肉、穿西装、留胡子,那么明治天皇就率先吃牛肉、穿西装、留胡子。
当时曾经发生过一起劫持人质事件,一个武士不愿意剃掉作为武士象征的发髻,劫持了政府派来逼他理发的警察。
事件的解决极富戏剧性,警察们既没有使用武力,也没有同意他的要求,而是找了一张报纸,从窗口扔了进去。不一会儿,劫持人质事件宣告解决,劫持者扔下武器投降了。
是什么样的报纸,具有这样的神奇效果呢?
答案在于报纸上刊登的明治天皇留了西式发型的报道,看了这篇报道,劫持者的精神一下子崩溃了,哭着放了人质,表示愿意接受一切处罚。
如果天皇都变了发型,他还要留着自己的发髻,这就不再是武士的不屈和坚持,而是对天皇最大的不忠。
深知天皇影响力的明治政府,将自己的政策,通过天皇的名义发表,自己要做的事情,利用天皇的名义去做。明治政府拟定了《教育敕语》、《军人敕谕》,以天皇的名义公开发表,教导国民要绝对的服从,成为了日本国民和军人必须时刻牢记的准则。
天皇也不断得到进一步的神化。
日本宪法规定,日本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,日本陆海军由天皇统帅之。
日本的国歌《君之代》咏唱天皇统治永远不变,国旗“日之丸”对应了所谓的天皇祖先太阳神——天照大神。
明治政府还让天皇去各地巡幸,巡幸途中,臣民遇到天皇一律行礼,看不到天皇真容。而天皇坐过的垫子,被传说有治病作用,各地民众都争着能够摸一下,天皇住过的房间,被按原样永久保存。天皇在游览途中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下,都要在旁边树碑立传进行纪念。
在那个时候,所有日本人的家里,都供奉着天皇夫妇的照片,被称为“御真影”,在所有学校的教室里,也都在黑板上面挂着“御真影”,一旦有了天灾,必须优先抢救“御真影”。出现了很多在火灾和地震中,抢救“御真影”而遇难的教师或学生,也有校长因为没能保护好“御真影”而自杀。
在这样的狂热崇拜下,从甲午战争到太平洋战争,日军高喊“天皇陛下万岁”冲锋的声音从未断绝。但他们知道真实的天皇的样子吗?
虽然战前日本人对天皇狂热崇拜,并由此产生了日本独有的军国主义,但其实对大多数日本人而言,他们崇拜的天皇是一个想象中的天皇,真实的天皇他们并不了解。
为了保持“神”的形象,天皇有意识的和他人保持距离。即便是日本首相,也对天皇敬畏不已。因“田中奏折”而在中国臭名昭著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,被天皇训斥后极为惶恐,因此辞职,并在不到三个月后暴死,传说是被天皇吓死的。连凶恶的战犯东条英机,也向别人坦承,自己每次面见天皇之际都紧张得汗流浃背,生怕天皇斥责自己。
天皇的这种“威严”要借助神秘来保持,有关天皇的报道要经过严格的审核。曾经有照片因为拍到天皇在笑,便因有损天皇威严而被封禁。让大多数日本人第一次听到天皇的声音,是日本投降之际向国民发布的《终战诏书》。很多日本人在这个时候才发现,原来那个略带无力和嘶哑的声音,就是天皇的“玉音”,同时他们才不无失望地知道,原来自己要为之献出生命的,就是这样一个人。
一轮金黄色的菊花,是日本皇室的象征,而略微带有一点弧度的长刀,则是武士的象征。温软美丽的菊花,原本似乎和沾染着血腥的武士刀风马牛不相及。但谁又能想到,正是那菊花指引了武士刀。
菊花是日本皇室族徽,沉静、内敛,代表的是美。刀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征,愚忠、尚武,代表的是勇气、忠义和名誉。菊花,优雅,刀,冷酷。
《菊与刀》这本书中写道:只要天皇下达了命令,日本人就会用“竹枪”誓死作战,当个人崇拜到了一定的地步,那菊花也会像刀一样锋利凶残,而代表着暴力的刀,更是会失去控制,最终伤害他人,也伤害自己。
刀很难变成菊花,但菊花却最终变成了刀。
这就是为什么外表谦和的日本人,在战场上却凶残无比的秘密。
明治维新后,打压佛教的日本,开始信仰天皇,发动了多次大规模侵略战争,几十年后即遭受最严重的果报,1945年3月9日,美军发动东京大轰炸,投下逾2千吨燃 烧弹。东京几乎被夷为平地,近10万人死亡,26.7万幢建筑付之一炬,这是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非核武空袭,日本政府花了25天才将烧焦的尸体清除完毕。几个月后,又连续遭受两次原 子弹袭击,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人为灾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