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书屋 > 都市小说 > 官场之青云志 > 第1034章 他这个水平的年轻干部,放眼全党也是屈指可数!
梁江涛当年以一篇论修昔底德陷阱的内参,重新定义了国际关系,充分论述了做好战略博弈准备的必要性,有关战略动向及时做出调整,贡献难以衡量。

同时,让赵文龙在中Y有关座谈会上大放异彩,重新走入有关领导的视野。

在非dian前,梁江涛成功预测到了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,建议汉东省委提前做好准备,储备物资,做好防控。

梁江涛提前说服了李晏清。

有着李晏清的背书,再加上梁江涛之前的亮眼表现,赵文龙直接拍板定夺。

要知道,应对危机时,姿态非常重要,直接决定损失的程度、恢复的时间。

最终,给汉东赢得了宝贵先机,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优等生,不仅自身防控得好,还给其他省市支援,最先恢复产能,经济逆势而上,反哺全国,对取得最终重大胜利作出了决定性贡献,得到中Y的郑重表彰。

尽管当时赵文龙已经不再担任省委书记了,但他的功劳是少不了的。

这两件大事,都给赵文龙在领导们那里大大加分。

最终,成功获得秘书长的职务。

也正是有了这个舞台,他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,有机会在下一届更进一步。

有时候他想,当初要是没有梁江涛,他的仕途之路真有可能就止步于五年前了。

虽然也能在全国政协解决一个副zhu席,但他仕途的顶点就止步于省委书记。

从这个角度上来讲,梁江涛对他有恩!

他一直有一个强烈的念头,真不如把梁江涛调到中Y政策研究室或者国W院政策研究室里来,也许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他的长处。

让他当个共产党的张子方!

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之外!

可是这样一来又限制了他处理复杂问题乃至把握宏观总体的才能。

梁江涛已经反复向外界证明了,他不仅是一个经济人才,党务人才,理论人才,战略人才,还是一个能够面对复杂局势、经历惨烈斗争的政治人才!

斩将夺旗,攻城掠地,战必胜,攻必取,抚百姓,卫社稷,他也不在任何人之下!

他不只是一个谋士之才,还是一个将才,更是一个帅才。

赵文龙见过那么多天之高绝的优秀人才,但没有一个人如同梁江涛一般。

有的时候人的天资太高了,才能太多了,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烦恼的事情。

赵文龙想起陈同志曾对梁江涛的夸赞,人才难得!

考虑到梁江涛的家世,这个惊世逸才最终能成长到什么程度,真是令人无法想象。

至少,一定会比他强。

就这样在地方主政一方,几十年后,等梁江涛彻底成熟,才是他大放异彩的时候!

想着三十年后,梁江涛真正成长起来,会是什么样子?

那个时候,华夏应该至少是中等发达国家了,也许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了,正昂首阔步向着世界超级大国迈进!

还真令人期待呢。

赵文龙的思绪拉回来,看了看赵山河。

自己这个儿子有几斤几两他一清二楚。

老大就是个商人而已,凭借着家世给他的见识,格局当然要比一般商人强很多,可生意做得再大,终究也只是个商人,跟梁江涛这个令中Y领导都青睐的战略人才相比,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。

刚才他们的辩论,老大乐观得像个孩子一样,一点儿不知道风险和危机。

梁江涛说得已经那么清楚了,可他还是理解不了。

这就是认知的差距啊。

一个站在世界的高度去研判,一个站在自己企业的角度去考虑。

商人和政治家。

高下立判。

跟梁江涛辩论,只能是自取其辱而已,可他还浑然无觉。

赵山河此刻丝毫不知道父亲心中的想法,还觉得自己挺有道理的。

赵文龙驱散了脑海中此起彼伏的念头,认真地看着梁江涛。

他想要对话的不是赵山河,而是梁江涛。

梁江涛感受到了赵文龙的期待,同时也感觉到,今天自己跟他的谈话非常重要,能否真正引起他的警觉,关乎最后能否尽快引起中Y的重视。

而中Y越早意识到这个这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的严重性,及时做出应对,对于尽快从即将到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,从而再次迎来新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具有重大意义。

对此,梁江涛必须全神贯注,认真对待。

其实他自己也还不知道,此时他的经济造诣已经非常高了。

首先,他最大的倚仗就是穿越者。

未来,对他来说不是预测,而是赤裸裸的现实。

知道事实后反推,很多东西就变得非常清楚明白。

他提前知道未来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大势!

这是何等巨大的优势?

所以说,从宏观视野上,他堪称恐怖级别。

哪怕世界上最顶尖的经济大师,跟他比都有所不及。

比如前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,目前正在全球享受极高的声誉,他的无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被认为能够帮助人类彻底战胜经济危机。

可梁江涛知道,格林斯潘是错的。

不用任何缘由,他就是知道。

所谓的“神奇的金融魔术师”“金融大师”只是虚名而已,他只不过是盲人摸象里面那一个动作快一点的盲人而已,依然无法窥见事实的全貌。

还有,这几年梁江涛师从国内最顶尖的经济学专家吴宁学习,好好弥补了基础知识的不足,结合对未来的认识,很多认知更加深入,堪称融会贯通。

再一个, 他在国家发改委给李晏清做秘书那些年,天天跟司局长以及顶尖的经济学家打交道,等于是在华夏经济核心大脑工作,所听、所见、所思、所论,无不深入塑造着他,后来又在地方抓全面经济工作,等于在基层一线锤炼,把宏观视野和理论知识实践化,更深一步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
此时的他,如果用武林高手比喻,那就是既有深厚的内功,又有绝佳的天赋,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。

像他这个水平的年轻干部,放眼全党,恐怕也是屈指可数。

此时梁江涛看任何问题都很有高度和深度,只不过他日用而不觉,还没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厉害之处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